1965年6月,我被分配到天山北麓海拔2500多米的一个叫“马圈沟” 的地方,有位老同志告诉我“那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!” 还有一位告诉我说:“那儿的苍蝇从你眼前飞过,苍蝇的蛆就下到你眼睛里了!” 那年我十九岁。几天后,我搭上去马圈沟送货的 大卡车,向马圈沟出发了。老同志们关照我把棉袄放在身边,说:“别看哈密现在热,进了山,天会变的,山顶上还会下雪”。 卡车开出大营房,沿着哈(密)巴(里坤)公路向南山口驶去。树木、房屋、人、车、狗渐渐地远离了我的视线。 卡车在扬起的尘土中颠簸着行驶,公路两旁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上,沙砾中只有低矮的骆驼刺,没有一棵树, 也没有任何动物。 到了南山口,开始进山了。 山,像是一个巨人用剪刀从山中剪开一条缝,卡车就沿着这条缝在山中行驶。山路不宽,路面上全是小碎石,山路一边是开凿后的山壁,另一边是一眼望不见底的深沟,路边栽了一根根一米左右高的木桩作护栏。卡车紧挨着一边的山壁小心行驶。如果对面开来一辆车,其中一辆必须停下来让对方开过去后那辆车才能继续向前行驶。卡车绕着山路不停地往山顶上转,我坐在卡车车厢的行李上,两只眼睛瞅着对面黑褐色的山体和茂密的原始森林,我的心随着卡车在山路上不停地往喉咙眼上揪。天渐渐变得阴沉起来,穿单衣已经冷了,我连忙把身边的棉袄披在身上。 不知转了多长时间,卡车终于爬到了山顶。驾驶员老常和老赵师傅走出驾驶室对我喊道:“小姜,下来休息一会儿吧。” 常师傅指着山顶上的一座土屋对我说;“这是天山庙,也叫将军庙,是当年樊梨花征西时建的 ,进去看看吧” 天飘起了小雨,雨中又夹着雪粒子,冷风吹在脸上和身上,冷飕飕的。我裹紧了棉袄,可只穿着两条单裤的腿冷得直哆嗦。我望了一眼那座残破的土庙说“太冷了,我不进去了。” 我赶紧爬上卡车车厢坐好,车子开始下山了。 下山,嚯!太吓人了!下山的速度可比上山时快多了!山路像一条飘带从山顶上忽隐忽现地飘至山底,卡车就在忽左忽右S形的公路上往下滑,快到拐弯时山路几乎是90度死角,根本看不见拐弯处对方开过来的车辆!常师傅技高胆大,卡车就像扭秧歌似的一个弯接一个弯地往山下扭! 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喉咙口,我不敢坐着,紧贴着前面靠驾驶室的车帮站着,两只手紧紧地抓住车板边。我瞥一眼山下,像是从飞机上往下看一样,景色很美,绿色的草原上铺着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,可我无心观赏,只祈求卡车平安。卡车终于安全地开到了叫“口门子”的山脚下,我庆幸“捡了一条命!”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翻越天山!这两个来小时翻越天山惊心动魄的经历使我终生难忘!
|
评论